什么样的废水容易发生污泥膨胀?
溶解性有机物
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废水,易发生污泥膨胀。污水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胀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、蔗糖、乳糖等单糖或二糖。一般认为,在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微生物中,最有代表性的是球衣菌属,它能将这些糖类物质直接作为能源予以利用,并易于繁殖。丝状菌膨胀的另一种致因微生物,如硫细菌,亦是这样。但是,对于不溶性高分子淀粉就没有那样的影响。因为,对于这些在利用之前必须加以分解的高分子物质,多数丝状菌对其的分解速度非常慢,难以增殖。但是,有些污泥膨胀的致因丝状菌,如蜡状芽孢杆菌草状变种和白地霉,不但能直接利用单糖类物质进行繁殖,而且对于复杂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也能够充分加以利用而增殖。
另外,在糖类碳水化合物含量多时,活性污泥微生物亦能较易地将其代谢分泌出高黏性多糖类物质。而这些物质过多,覆盖在菌胶团微生物表面,导致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。
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多时,亦易于发生污泥膨胀。一般,这里所指的可溶性有机物,除了包括上述的单糖、二糖类物质,还包括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。具体来说,是指乳品生产废水、发酵废水和制糖废水等。
一般来说,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与其他菌胶团细菌相比较,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,也难于吸收不溶性物质。为此,当废水中含可溶性有机物多时,丝状菌就易于利用于自身繁殖,易于发生丝状菌膨胀。与城市污水相比较,工业废水更容易发生膨胀。其典型的丝状菌的种类随污水种类而不同。
颗粒性有机物
根据有关研究发现,当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底物或颗粒性有机物时,某些类型的丝状菌容易大量生长。在一些采用前端设置有厌氧/缺氧区的去除营养物质的污水处理厂中,普遍存在上述类型的丝状菌。有学者推测在厌氧和缺氧区,这些代谢缓慢的底物和颗粒性有机物的降解速率非常低,因此这些底物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好氧区后,在好氧区这些物质被分解转化为低浓度的易溶解性有机物,而溶解性有机物恰恰是有利于某些类型的丝状菌生长。
推荐公司新闻
推荐行业新闻
- 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
- 什么是核废水?什么是核污染水?
- 青岛突出“政府主导、企业服务、社会参与”共同推进海洋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
- 暴雨天,再次提醒注意饮用水安全!尤其这种水不能喝
- 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“五大行动”